【發展現況】

每年農曆三月是大甲媽祖繞境進香的日子,數以萬計善男信女,皆以徒步的方式跟隨大甲媽祖前往新港奉天宮進香。從大甲到新港,來回所走的路程為二百七十九公里,經過臺中縣、彰化縣、雲林縣、嘉義縣等四縣份,沿途經過大甲鎮、清水鎮、沙鹿鎮、大肚鄉、彰化市、員林鎮、永靖鄉、田尾鄉、溪州鄉、西螺鎮、虎尾鎮、土庫鎮、元長鄉、新港鄉等十九個鄉鎮市,待舉行過盛大慶典後,再沿原路回大甲,共八天七夜的時間。這項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一直深受各界重視,無論是宗教界、學術界、教育界,甚至黑白兩道均不敢輕忽,而台中縣政府更於民國八十八年與大甲鎮瀾宮聯合舉辦「九九年台中縣媽祖文化觀光節系列活動」,希望透過宗教活動與觀光資源的結合,將進香活動提昇為全國甚至為國際性之文化觀光節慶。

【傳統禮俗與陣頭】

大甲媽祖到新港奉天宮遶境活動,在每年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晚上展開序幕,從「擲杯」儀式(由寺廟董事長主持)到「允杯」,決定進香出發的日期和時辰,然後進行「搶香」活動,即決定「頭香」、「二香」、「三香」順序,一般善男信女團體,都喜歡搶「頭香」。媽祖正式出巡前,分放三次紙炮(即起馬炮、二號炮、三號炮),鳴放完,即準時出廟。祈安遶境有各式陣頭行列、諸神轎、旗鼓隊,還有神明會及各種社團所辦的龍燈、獅陣、文管、藝閣、彩旗等,早年參加遶境陣頭,還有「十二婆姐」、及「踩高蹺」…,比較特別的尚有「八家將」及「乩童」等等。

【「朝聖」與「進香」的差異】

「朝聖」是指離開家,走一段路到達某個神聖地方的拜訪。人類幾個主要宗教中常見的現象,尤其在西方國家,許多教徒甚至跨越國界、洲界,長途跋涉的去朝聖。在朝聖的過程中含有幾項主要的特徵:贖罪或還願,不論何者,朝聖者終究是要離開舒適的家居,暫時放棄正常生活的眷顧及工作上的利益,甚至在路途中需謹守某界誡律或齋戒,以期在非常的狀況下及受苦受難的過程中得到贖罪或還願的目的。

「進香」本身含兩層意義,一是對神明香火的乞求,稱為「刈香」;另一是神與神之間香火之乞求,又可分為兩類:一為對它分靈而來祭祀的神廟,每年或若干年回去謁祖一次,另一為對先於己而立或特別有權威之廟,每年或若干年回去訪問一次,稱為「刈火」。

我國的進香活動和其他宗教的朝聖行為不同之處在於,其他的宗教不注重「香火」的淵源,但在任何中國式的祭祀神靈或神與神接觸的場合,頭一動作必定是點香,點香的意義是與神靈溝通,藉點的煙嬝嬝而上,象徵與神祇的溝通。

【進香七部曲】
 

-啟駕-

 


 

在大甲媽祖起駕前,安置在內殿的媽祖神轎必須先舉行誦經淨轎儀式並依循古禮,將兩尊進香媽祖、千里眼、順風耳、武營旗、令旗及董監事們的進香旗等,先後請入轎內,陣頭及隊伍排列等候啟程。時間一到,鎮瀾宮傳出啟駕的聲音,大轎班將媽祖神轎緩緩抬起步出廟門。

-坐殿-

抵達朝天宮前,進香隊伍護衛媽祖神轎入廟,當媽祖神轎在廟前踏「大小禮」後快速衝入廟內,朝天宮大門立即緊閉。大轎班人員打開轎門,將兩尊用令旗遮掩的進香媽祖及千里眼、順風耳、五營旗、大印等一一由一字排開的工作人員,手接手傳遞,經過天公爐到達內殿的神龕內供奉,完成坐殿儀式。

-祝壽-

大甲媽祖抵達北港的隔天早上,須舉行一個重要的祝壽大典。大甲媽祖進香團的香客,此時會在祝壽儀式上大會合。

-交香-

祝壽典禮結束當晚十二時舉行交香儀式。由法師依古禮進行,奉天宮的香爐連續引三次香火進入鎮瀾宮的小火爐內,挑香擔的人員再將裝香火的小火爐,放回香擔的小木箱內,由法師貼上封條,完成儀式。

-插香-

在媽祖回鑾途中,搶香的團體或個人在指定地點迎接媽祖時有優先權上香參拜。媽祖神轎內備有小香爐,任何人不得在小香爐內插香,只有搶香者可依頭、貳、參香順序插香膜拜並祈願。

-回鑾遶境-

大甲媽祖北港進香八天行程,最後一天返抵大甲展開遶境。媽祖神轎入廟安置在啟程時內殿同樣位置,但方向相反,轎門向內。將媽祖神像等迎過神龕的供桌,接入神龕內,神龕並遮上黃布,結束當天活動。

-添火-

媽祖回鑾後,廟內人員必須將交香回來的香火,添入鎮瀾宮各香爐中,即是添火儀式,進行此儀式時,廟門深鎖,禁止閒雜人等進入廟內。由訟經團主持人用長杓將香火添入宮內的各香爐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綠球婚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