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位相機的發展一日千里,早在十年前,如有百萬畫素的數位相機發表,總讓眾人睜大眼睛,現在就算是千萬畫素也早已不稀奇!那麼傳統的「底片」,是不是應該功成身退,走入歷史了呢?我個人認為…完全不會!
 
綠球今天不是想在此為傳統「底片」請命或「讚聲」!因為會堅持使用底片的人總有他們的道理,會堅持不用底片的人,也有他們的理由,綠球可不想在此掀起兩派人馬的論戰…
 
基本上,數位相機與傳統的底片相機是兩種不同的媒材,雖然都是用來捕捉光線的舞動,卻採用著完全不一樣的理論基礎。
 
前些日子,有位同好在部落格留言給我,詢問我關於「傳統底片」與「攝影基礎概念」的事情,讓我掀起了整理這些資料的想法。
 
底片,又名「菲林」,是一種成像媒材。現今廣泛應用的底片是將鹵化銀塗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,此種底片為軟性,捲成整捲方便使用,所以又稱膠卷,當有光線照射到鹵化銀上時,鹵化銀轉變為黑色的銀,經顯影工藝後固定於片基,成為我們過去常見到的黑白負片。彩色負片則是塗抹了三層鹵化銀以表現三原色。除了負片之外,還有正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。
 
底片,以感光類型來分,則有黑白底片、彩色底片、紅外線底片等。而彩色底片因應不同的光源而調整相片的色調,又分為日光片與燈光片,若用燈光片拍攝日光下的景物,則相片色調會偏藍。
 
底片,以感光速度(ISO)來分別,由最低速之ISO 25度至高速之ISO 3200,一般來說感光度越低,畫質越細膩。以片幅大小來分,有常用的135型(最常用,底片寬35mm)、120型(大底片)、110型(小型匣式)等,還有另外為拍攝廣告或大型海報而設的諸如4"*5"或8"*10"大幅底片。
 
另外,很多人對於「正片」與「負片」的名稱甚感困惑,綠球在此特別加以說明。
 
以彩色軟片的構造來說,正片或負片基本上都是由藍、綠、紅等三層感光乳劑所組成。第一層是藍色感光乳劑,第二層是綠色感光乳劑,第三層是紅色感光乳劑。而在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,則加有一層黃色濾色鏡層,其目的在於當光線照射第一層藍色感光乳劑時,其藍色感光乳劑,只對藍色光感應。而黃色濾色鏡層,能將藍色光完全吸收,阻隔藍色光穿透,而僅讓綠色光和紅色光通過。促使能感應藍色光及綠色光之第二層綠色感光乳劑,僅感應綠色光,同理使能感應藍色光及紅色光之第三層紅色感光乳劑,僅感應紅色。而在藍、綠、紅等三層感光乳劑中皆含有其他顏色之發色劑。藍色感光乳劑層中含有黃色發色劑,綠色感光乳劑層中含有洋紅色發色劑,紅色感光乳劑層中含有青色發色劑。當軟片顯影時,就呈現原有景物之補色(即藍變黃、綠變洋紅、紅變青),此即「彩色負片」。
 
而正片則經過反轉顯影方法,直接將補色轉變為原色,所以正片色彩就和原物色相同。
 
底片所使用的是對於光線敏感的化學藥劑,當光線照射在底片上所產生的化學結晶,經過沖印過程將光線反射在物體上的形象還原。雖然它只能複製類似的影像,但是它的運作方式與自然界的光線類似,因此十分適合人類視覺。傳統底片經過了近百年的發展,技術已經相當成熟,可以說是市場上最佳的影像記錄媒體。不過,由於它的成本較高,製造的過程又必須使用毒性極高的化學原料,在講求效率與成本考量的雙重競爭下,傳統底片及其相關器材,似乎已漸漸的被數位攝影器材所取代。
 
從前,常用的底片規格是135,不過,在數位攝影普及的今天,還沿用底片攝影的已經不多,然而底片仍有其無可取代的優點,例如:135底片面積就比多數數位相機感光板(數碼介質)大,如果要製作大幅照片,仍然是用底片較佳,另外底片影像層次感較強、色彩自然(類比產生的色彩)、畫質細膩(像素高)、寬容度大(容易保留亮部或暗部細節)等,其成像畫質較數位相機為佳。尤其在光線暗的情況下,會需要長時間曝光拍攝,或在沖洗底片時作增感顯影(提高顯影液濃度或拉長顯影時間),例如Kodak Tri-X 400增感顯影至ISO 1600,甚至Kodak T-max p3200增感顯影至ISO 6400也有相當不錯的畫質,然而長時間曝光在數位攝影上會產生大量雜訊,因此仍有相當多的專業攝影師仍堅持使用傳統底片來拍攝。
 
就拿我個人來說,雖然現在外拍或幫客戶拍攝婚禮記錄、人像、活動…,為了搶時效,幾乎都已改用DSLR,並適時透過影像後製技術來完成攝影作品整理;但喜歡到處趴趴照的我,不論是在國內旅拍或是出國去流浪,正片依然還是我的最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綠球婚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